我校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共創食安新發展共享美好新生活”。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從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向營養、健康拓展,要以“四個最嚴”為根本遵循,維護和優化高效、有序、統一、安全的市場環境,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引導帶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產品供給更營養、更健康;要不斷創新治理模式,引導各界共同參與,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圍。 按照國務院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的通知,重點宣傳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宣傳周主題,突出宣傳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引導學生自覺遵法守法,提高維權能力和科學素養,營造濃厚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借助LFD顯示屏宣傳標語、校園網、利用主題班會形式上一節食品安全教育課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 食品安全知識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我們每個人都是食品消費者 也是食品安全的監督者、守護者 2022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為“共創食安新發展,共享美好新生活”。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布的《食品安全五大要點》吧! 世界衛生組織提示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 ●保持清潔 ●生熟分開 ●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保持清潔 01 勤洗手 加工、制備食物之前,制備食物過程中,處理生的肉、禽、海產品、蛋和菜之后,如廁之后,接觸寵物、處理垃圾之后,以及處理熟食之前和吃飯前,都要洗手。洗手時要使用流動安全的水,然后用紙巾或干凈的毛巾擦手。 02 餐具和廚具要清潔 清洗餐具和廚具時,用流動安全的水沖洗、晾干,并經常蒸煮消毒。 03 廚房環境要清潔 保持廚房空氣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內外要清潔;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時徹底清洗,并經常更換。 生熟分開 01 生熟食物要分開 生的肉、禽、蛋、海產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鮮袋、紙袋或適宜的容器裝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底層;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頭、飲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的上層;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02 加工食物的廚具、容器要生熟分開 處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開使用,用后要分別清洗干凈。 生熟食物要分開 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 01 烹調要煮熟、燒透 正確的烹調方法和適當的溫度,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調食物的溫度達到70℃有助于保證食用安全。因此,加工肉、禽、蛋、海產品等食物時要煮熟、燒透,尤其是烤肉、肉餡、大塊的肉和整只雞等。如果用小火,由于溫度低,就必須延長時間,即“小火慢燉”。 02 再次食用要徹底加熱 熟食室溫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熱;從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別是剩飯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徹底加熱,蒸、煮、熱透。重復加熱剩菜剩飯,最好不要超過一次。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溫度是指不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溫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條件下,絕大多數微生物可減緩生長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長。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險溫度。 01 室溫不安全 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熟食和易腐敗變質食品應冷藏存放(5℃以下);烹調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溫放置時間越長,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風險就越大。從安全角度考慮,食物出鍋后應立即食用。 02 食物冷卻后再放冰箱存放 如果把溫熱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會導致冰箱超負荷運轉,食物中心溫度無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會趁機大量繁殖達到足夠引起中毒的數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卻至室溫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03 生肉類不要反復凍融 畜肉、禽肉、海產品等,在放入冷凍層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塊,分別包裝。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復凍融而加速腐敗變質,或造成營養素的破壞和丟失。 04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不是保險箱”,無論是冷藏,還是冷凍,食物都不要存放過久。時間一長或包裝破損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敗變質,失去最佳食用價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凍室的存放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預包裝食品即使在保質期內,最好也不要超過3個月。先買的先吃,時間過長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05 不買、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01 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沒有霉變的主糧、豆類和花生等,適當清洗、削皮,降低風險。 02 食品制作的全過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潔烹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03 不用未經處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環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瀉等。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五大要點”覆蓋了從人到物的食物加工關鍵環節,精煉地總結了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有效經驗,適用于食品加工、餐飲單位,特別是家庭廚房。 近期持續的高溫天氣下,微生物滋生迅速,食物容易腐敗變質,發生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增高。 消費者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項: 居家飲食注意事項 1.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后盡快放入冰箱(柜) ; 2.蔬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并與生肉、生魚等食物分開保存; 3.真空包裝食品,即開即用; 4.烹飪好的食物室溫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5.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冷藏時宜用保鮮膜包好,且冷藏時間不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食物中心溫度不低于70°) ,并確認感官性狀未發生變化后方可食用。 飲食習慣注意事項 1.建議多食用清淡營養類食品,不食或少食燒烤、麻辣燙等食物; 2.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食用瓜果前應充分清洗,建議盡量去皮后食用; 3.飯菜要注意燒熟煮透,同時減少冰冷食物的攝入; 4.老年人、兒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應控制生冷食物的攝入,建議主動、及時、適量飲水; 5.老年人在食物選擇上宜豐富、清淡,食物多樣化; 6.兒童青少年需注意飲食均衡,營養充足; 7.高溫作業人群由于大量出汗,應及時補充水和無機鹽,并適量增加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和富含鉀、維生素的果蔬攝入。 外出就餐注意事項 1.消費者外出就餐應選擇證照齊全、就餐環境及管理較好餐飲服務單位就餐。 2.就餐時應注意觀察食物感觀形態,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選擇熟鹵菜、涼菜,如果發現顏色或味道異常,應立即停止食用。 3.消費者在餐飲消費過程中如出現疑似食品安全問題,發生腹瀉、嘔吐等情況要及時就診,并保存好就餐發票、就診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可撥打12345政務服務熱線舉報投訴。 餐飲服務單位 須嚴格落實規范要求 1.按照核定的經營項目從事餐飲服務,不超范圍經營; 2.夏季氣溫較高,應特別注意做好有害生物 (老鼠、蠅、蟲等) 的防治工作,保持經營場所環境清潔; 3.嚴格食品原材料的購進管理,認真落實“索票索證”管理制度,生、熟、葷、素食品須分開存放,嚴防交叉污染; 4.須冷藏、冷凍貯存的食品原材料應嚴格按要求貯存,同時確保冷藏(凍)設備正常運轉; 5.嚴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溫度與時間,確保食物完全燒熟煮透; 6.餐飲具使用后應及時洗凈、消毒,保潔; 7.要做好人員健康管理,嚴防從業人員帶病上崗。 愿大家都從我做起,講究衛生、養好習慣,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文章分類:
通知公告
|